什么是脑梗塞

脑梗死旧称脑梗塞,又称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是指因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所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脑梗死的临床常见类型有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等,脑梗死占全部脑卒中的80%。与其关系密切的疾病有:糖尿病、肥胖、高血压、风湿性心脏病、心律失常、各种原因的脱水、各种动脉炎、休克、血压下降过快过大等。临床表现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半身不遂、言语障碍、智力障碍为主要特征。脑梗死不仅给人类健康和生命造成极大威胁,而且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极大的痛苦和沉重的负担。
脑梗死作为一种突发性脑部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坏死程度因血栓部位及大小不同而有差别。多见于45~70岁中老年人。发病较急,多无前驱症状,局灶性神经体征在数分钟至数小时达到高峰,并且多表现完全性卒中,意识清楚或轻度意识障碍,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主干栓塞导致大面积脑梗死,可发生严重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甚至脑疝和昏迷,少见痫性发作;椎-基底动脉系统栓塞常发生昏迷,个别病例局灶性体征稳定或一度好转后又出现加重提示梗死再发或继发出血等。
脑梗塞病因
更多 >>- 老人打游戏防老年痴呆?专家:无节制更易脑梗
- 当人的年纪逐渐变大了以后,人体的各项身体机能都会明显的下降,甚至会出现一些疾病的问题。老年痴呆症就是老年病的一种,现在出现老年痴呆症的人群还是挺多的,因此生活中做好预防老年痴呆症的工作是非常的必要的。
- 脑梗心梗或许和一顿饭有关
- 脑梗、心梗,是平常很常见,却对人们健康伤害很大的疾病。引发这2大疾病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不吃早餐!
- 引起脑梗塞的原因 高血压就是罪魁祸首
- 脑梗塞是因为大脑血液循环不畅引起的一种老年疾病,近些年发病率逐渐上升,那么引起脑梗塞的原因是什么?下面为大家具体介绍,来看看吧。
- 吃东西常咬舌头 当心脑梗塞
- 吃饭的时候,一不小心就可能会咬到自己的舌头,但是如果是上了年龄的人经常咬到舌头,那就要注意,很可能是脑梗塞的原因。
- 最危险的午睡姿势,当心脑梗找上门!
- 午休对上班族来说是很重要的,如果因为过度劳累,特别想睡个午觉,那么最好靠在带靠背的椅子上,在颈部枕一个小垫子当枕头,小睡一下即可,千万不要趴着睡觉。
脑梗塞知识
更多 >>-
- 警惕脑梗塞 哪些是脑梗塞高发人群
-
2017-03-027
-
- 脑梗爱找这样的年轻人 这些人要小心
-
2017-02-16165
-
- 记住6个1 活到百岁不脑梗!
-
2017-01-3148
-
- 高血压脑梗饮食上都要注意什么?
-
2017-01-2736
-
- 约有10%的脑梗发生在睡梦中
-
2016-10-31132
-
- 预防脑梗复发 这些饮食不能碰
-
2016-11-01125
-
- 寒冬时节脑梗死高发 做到五点轻松防治
-
2016-12-07112
-
- 寒冷冬季 五方法预防脑梗死
-
2016-12-0958
脑梗塞症状
更多 >>脑梗塞调养
更多 >>-
- 预防脑梗塞吃什么?2种食物预防脑梗塞
-
2017-03-027
-
- “死亡之神”来了!脑梗死究竟该如何调理
-
2017-01-2857
-
- 脑梗塞吃什么好 推荐九种最佳食物
-
2017-03-027
-
- 脑梗塞食疗方法 这些饮食恶习你不能有
-
2016-08-300
-
- 脑梗塞护理措施 能不能早日康复就看你的了
-
2016-08-300
-
- 高血压脑梗塞吃什么好 多吃五种水果
-
2016-08-300
-
- 脑梗塞的护理措施有哪些呢 怎么护理疾病
-
2016-08-300
-
- 脑梗塞饮食禁忌 合理饮食助康复
-
2016-08-300
脑梗塞诊断

1.CT检查
脑CT检查显示脑梗死病灶的大小和部位准确率66.5%~89.2%,显示初期脑出血的准确率100%。因此,早期CT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可排除脑出血。当脑梗死发病在24小时内,或梗塞灶小于8毫米,或病变在脑干和小脑处,脑CT检查往往不能提供正确诊断。必要时应在短期内复查,以免延误治疗。
CT显示梗死灶为低密度,可以明确病变的部位、形状及大小,较大的梗死灶可使脑室受压,变形及中线结构移位,但脑梗死起病4~6小时内,只有部分病例可见边界不清的稍低密度灶,而大部分的病例在24小时后才能显示边界较清的低密度灶,且小于5mm的梗死灶。后颅凹梗死不易为CT显现,皮质表面的梗死也常常不被CT察觉。增强扫描能够提高病变的检出率和定性诊断率。出血性梗死CT表现为大片低密度区内有不规则斑片状高密度区,与脑血肿的不同点为低密度区较宽广及出血灶呈散在小片状。
2.MRI检查
MRI对脑梗死的检出极为敏感,对脑部缺血性损害的检出优于CT,能够检出较早期的脑缺血性损害,可在缺血1小时内见到。起病6小时后大梗死几乎都能被MRI显示,表现为T1加权低信号,T2加权高信号。
3.常规检查
血、尿、大便常规及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血糖、血脂、心电图等作为常规检查,有条件者可进行动态血压监测。胸片应作为常规以排除癌栓,是否发生吸入性肺炎的诊断依据。
4.特殊检查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颈动脉彩色B超、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颈动脉造影,可明确有无颅内外动脉狭窄或闭塞。
脑CT检查显示脑梗死病灶的大小和部位准确率66.5%~89.2%,显示初期脑出血的准确率100%。因此,早期CT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可排除脑出血。当脑梗死发病在24小时内,或梗塞灶小于8毫米,或病变在脑干和小脑处,脑CT检查往往不能提供正确诊断。必要时应在短期内复查,以免延误治疗。
CT显示梗死灶为低密度,可以明确病变的部位、形状及大小,较大的梗死灶可使脑室受压,变形及中线结构移位,但脑梗死起病4~6小时内,只有部分病例可见边界不清的稍低密度灶,而大部分的病例在24小时后才能显示边界较清的低密度灶,且小于5mm的梗死灶。后颅凹梗死不易为CT显现,皮质表面的梗死也常常不被CT察觉。增强扫描能够提高病变的检出率和定性诊断率。出血性梗死CT表现为大片低密度区内有不规则斑片状高密度区,与脑血肿的不同点为低密度区较宽广及出血灶呈散在小片状。
2.MRI检查
MRI对脑梗死的检出极为敏感,对脑部缺血性损害的检出优于CT,能够检出较早期的脑缺血性损害,可在缺血1小时内见到。起病6小时后大梗死几乎都能被MRI显示,表现为T1加权低信号,T2加权高信号。
3.常规检查
血、尿、大便常规及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血糖、血脂、心电图等作为常规检查,有条件者可进行动态血压监测。胸片应作为常规以排除癌栓,是否发生吸入性肺炎的诊断依据。
4.特殊检查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颈动脉彩色B超、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颈动脉造影,可明确有无颅内外动脉狭窄或闭塞。
脑梗塞治疗
更多 >>- 轻度脑梗塞怎么治疗 遵循三大妙招
- 轻度脑梗塞怎么治疗?脑梗塞的治疗方法一直是家属们最关心的话题,家中有轻度脑梗塞患者该如何进行治疗呢?一起来看看以下三种治疗轻度脑梗塞的妙招吧。
- 脑梗塞最佳治疗方法
- 脑梗赛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疾病,现在现代的生活中也是越来越高发,而且在发生的时候又不知该怎么办,其实脑梗塞的病人在饮食上面的要求还是非常高的,很多人都想了解治疗脑梗塞的最佳的方法,其实最佳方法适合饮食离不开的,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脑梗塞的最佳治疗方法。
- 脑梗塞后期康复治疗:越及时越健康
- 对于脑梗,大家对于它的认识莫名一致,那就是“瘫”,的确,很多脑梗患者都会出现行为、思维能力不足,但其实,只要及时进行脑梗塞后期康复治疗,就能避免这一危害。
- 脑梗血压低怎么办 专家有“三处方”
- 专家介绍说,若是成人的上肾血压若是低于90/60毫米贡柱,而老年人的肾血压若是低于100/70毫米贡柱,这种现象我们就叫做低血压。其实我们日常重视高血压远远多于低血压,而低血压同样有诱发脑梗的危险,那么脑梗血压低怎么办?
- 脑梗塞治疗最佳方法 抓住救治的“黄金时间”
- 脑梗塞是急性脑血管病(俗称中风)的一种,约占中风患者的80%左右。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发脑梗塞病人达250万,此病具有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等特征,严重危害着人民身体健康。要说脑梗塞治疗最佳方法,莫过于抓住救治的“黄金时间”。
脑梗塞问答
更多 >>脑梗塞新闻动态
更多 >>- 八旬老人突发脑梗塞 飞机为救人提前降落
- 一名老人在飞机还有55分钟降落时,突发急性脑梗并失去意识昏厥,机上的乘客中有医生和乘务员一起帮助抢救,最终脱离了生命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