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结肠和直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局限于大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病变多位于乙状结肠和直肠,也可延伸至降结肠,甚至整个结肠。病程漫长,常反复发作。本病见于任何年龄,但20~30岁最多见。
溃疡性结肠炎病因
更多 >>- 溃疡性结肠炎是如何引起的
- 溃疡性结肠炎属于一种炎症性肠病。关于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尚不明朗,一般认为与免疫、遗传、感染、神经、精神等因素有关。
- 导致溃疡性结肠炎加重的原因是什么
- 溃疡性结肠炎是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消化道疾病,即使在不断的治疗,也有许多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感觉病情越来越严重,这是为什么?是什么原因导致溃疡性结肠炎加重呢?
-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
-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是常见的疾病,因此很多人想要知道这种疾病的病因是什么。那么,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是什么?
- 溃疡性结肠炎的诱发因素
-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蛋白、高脂肪成为日常饮食的主打。但是这种不合理的饮食结构会对人的消化系统产生很多不良的影响,溃疡性结肠炎就是由此引发的典型疾病。溃疡性结肠炎的诱发因素有哪些?
- 导致溃疡性结肠炎的4大原因
- 夏季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肠胃疾病,溃疡性结肠炎就是其中比较高发的一种,那么这种病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专家指出,以下4个原因都可能导致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知识
更多 >>-
- 如何预防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
2016-08-300
-
-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怎么诊断呢
-
2016-08-300
-
- 溃疡性结肠炎如何止血呢
-
2016-08-300
-
- 溃疡性结肠炎的好发部位在哪
-
2016-08-300
-
- 一般溃疡性结肠炎可以怀孕吗
-
2016-08-300
-
- 什么是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
2016-08-300
-
- 有溃疡性结肠炎的人患肠癌风险高
-
2016-08-300
-
- 我国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率逐年增高
-
2017-01-3037
溃疡性结肠炎症状
更多 >>溃疡性结肠炎调养
更多 >>-
- 溃疡性结肠炎的饮食原则是什么
-
2016-08-300
-
- 适合溃疡性结肠炎的食物有哪些
-
2016-08-300
-
- 溃疡性结肠炎食谱有哪些
-
2016-08-300
-
- 溃疡性结肠炎的饮食
-
2016-08-300
-
- 溃疡性结肠炎饮食的注意事项
-
2016-08-300
-
- 溃疡性结肠炎:改变你的饮食习惯
-
2016-08-300
-
-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应养成这样的饮食习惯
-
2016-08-300
-
- 溃疡性结肠炎饮食禁忌 瓜果牛奶都要远离
-
2016-08-300
溃疡性结肠炎诊断

根据以下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有助本病诊断。
1、临床表现
除少数患者起病急骤外,一般起病缓慢,病情轻重不一。症状以腹泻为主,排出含有血、脓和黏液的粪便,常伴有阵发性结肠痉挛性疼痛,并里急后重,排便后可获缓解。
轻型患者症状较轻微,每日腹泻不足5次。
重型每日腹泻在5次以上,为水泻或血便,腹痛较重,有发热症状,体温可超过38、5℃,脉率大于90次/分。
暴发型较少见。起病急骤,病情发展迅速,腹泻量大,经常便血。体温升高可达40℃,严重者出现全身中毒症状。疾病日久不愈,可出现消瘦、贫血、营养障碍、衰弱等。部分患者有肠道外表现,如结节性红斑、虹膜炎、慢性活动性肝炎及小胆管周围炎等。
2、辅助检查
诊断上主要依靠纤维结肠镜检,因为90%~95%患者直肠和乙状结肠受累,因此事实上通过纤维乙状结肠镜检已能明确诊断。镜检中可看到充血、水肿的黏膜,脆而易出血。在进展性病例中可看到溃疡,周围有隆起的肉芽组织和水肿的黏膜,貌似息肉样,或可称为假息肉形成。在慢性进展性病例中直肠和乙状结肠腔可明显缩小,为明确病变范围,还是应用纤维结肠镜作全结肠检查,同时作多处活组织检查以便与克隆结肠炎鉴别。
气钡灌肠双重对比造影也是一项有助诊断的检查,特别有助于确定病变范围和严重程度。在钡灌造影中可见到结肠袋形消失,肠壁不规则,假息肉形成以及肠腔变细、僵直。虽然钡剂灌肠检查是有价值的,但检查时应谨慎,避免肠道清洁准备,因为它可使结肠炎恶化。无腹泻的病例检查前给3天流质饮食即可。有腹部征象的病例忌作钡剂灌肠检查,而应作腹部X线平片观察有无中毒性巨结肠、结肠扩张以及膈下游离气体征象。
1、临床表现
除少数患者起病急骤外,一般起病缓慢,病情轻重不一。症状以腹泻为主,排出含有血、脓和黏液的粪便,常伴有阵发性结肠痉挛性疼痛,并里急后重,排便后可获缓解。
轻型患者症状较轻微,每日腹泻不足5次。
重型每日腹泻在5次以上,为水泻或血便,腹痛较重,有发热症状,体温可超过38、5℃,脉率大于90次/分。
暴发型较少见。起病急骤,病情发展迅速,腹泻量大,经常便血。体温升高可达40℃,严重者出现全身中毒症状。疾病日久不愈,可出现消瘦、贫血、营养障碍、衰弱等。部分患者有肠道外表现,如结节性红斑、虹膜炎、慢性活动性肝炎及小胆管周围炎等。
2、辅助检查
诊断上主要依靠纤维结肠镜检,因为90%~95%患者直肠和乙状结肠受累,因此事实上通过纤维乙状结肠镜检已能明确诊断。镜检中可看到充血、水肿的黏膜,脆而易出血。在进展性病例中可看到溃疡,周围有隆起的肉芽组织和水肿的黏膜,貌似息肉样,或可称为假息肉形成。在慢性进展性病例中直肠和乙状结肠腔可明显缩小,为明确病变范围,还是应用纤维结肠镜作全结肠检查,同时作多处活组织检查以便与克隆结肠炎鉴别。
气钡灌肠双重对比造影也是一项有助诊断的检查,特别有助于确定病变范围和严重程度。在钡灌造影中可见到结肠袋形消失,肠壁不规则,假息肉形成以及肠腔变细、僵直。虽然钡剂灌肠检查是有价值的,但检查时应谨慎,避免肠道清洁准备,因为它可使结肠炎恶化。无腹泻的病例检查前给3天流质饮食即可。有腹部征象的病例忌作钡剂灌肠检查,而应作腹部X线平片观察有无中毒性巨结肠、结肠扩张以及膈下游离气体征象。